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聚焦李沧!打造“三放两化”社区治理“李沧模式”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潘亚丽 2021-06-16 16:34:20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6月15日讯 夏日里,行走在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宜居舒适的社区环境让人流连忘返——绿荫下,居民三五成群,或陪孩子散步,或闲话家常,欢笑声不绝;往来小区,在门禁处刷脸即可进入,老人在家,打开电视便可点单买菜……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社区,想必人们对“共建共治共享”的概念会有更切实的感知体会。

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夏日,那是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视察。在这里,他来到社区助老大食堂、小区,与居民亲切交谈。也是在这里,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三年来,李沧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为抓手,以党建统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侧、服务供给侧为基点,建立完善顶格推进机制、民主协商机制、四社联动机制,加强系统性规划建设、社区基础建设、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社区建设,探索 “三放两化”社区治理“李沧模式”,打造有温度的生活共同体。

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 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坚强领导是确保基层治理有成效的最根本保障。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神经末梢”。为了确保全区党建工作血脉畅通,李沧区积极推动基层社区党建全覆盖,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织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让党建“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全面推进“区级干部包街道、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联组、党员干部联户”责任体系建设,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党网一体”在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上流佳苑社区自2004年开始施行“1+10党员联户”,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网格体系,先后成功完成了集体经济改制、土地量化和旧村改造等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大事。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流佳苑社区时,对社区党建引领、村居改制、服务民生有关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自2018年6月以来,上流佳苑社区党委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社区重要指示精神,将党员联户“1+10”模式深化拓展为“1+3+N”模式,由1名社区党员与物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党员共同组成服务群众“微团队”,联系服务不少于10户的群众,每月对联户居民进行走访,填写《党员联户手册》,宣传政策、收集民意。为每户居民建立“4对N”微信群,由“微团队”直接联系群众、及时反馈诉求、协调处理问题。对于在微团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逐级提交社区党委、共建议事会研究推动,由联户党员全程跟进,形成问题解决闭环机制,凝聚多方力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这些做法拉近了党群关系,让居民和党员干部互信、交心,对党支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也越来越多,而社区党委也及时地将合理化建议转化落地,基层党建实现了良性循环。

位于上流佳苑社区的金水源小区共有482户居民,其中老年人占比超过30%,居住楼层偏高的老年人每天上下楼出行成了一个大难题,为小区内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惠民工程。按照政策规定,青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需要全楼不少于90%的居民通过,但是一、二楼的居民往往考虑到费用分摊及影响生活质量等因素,安装电梯意愿较低,很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进度因此迟迟无法推进。但是在金水源小区,得益于“1+3+N”党员联户制度优势,这一问题得以迎刃而解。社区服务“微团队”对居民全覆盖走访,宣传电梯加装政策和施工影响等问题,承诺最大限度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影响,经过2次问卷调查和组织召开民主议事会,最终482户居民一致通过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仅用5天时间,就实现了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民意调查覆盖率100%、居民表决同意率100%、缴费率100%。

党员干部沉下去,基层治理才能活起来。基层是服务群众的一线,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有助于消除信息阻隔、更好倾听基层心声,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兴城路街道曾是青岛的老工业重镇,辖区内老旧楼院众多,群众反映的房屋漏水、线路老化等问题因责任边界不清,成为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治理难题。为此,兴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与社区党委、网格支部等相关党组织书记通过“书记面对面”“现场实地考察办公”等方式下沉基层,打通关键环节,减少决策层级,缩短决策进程,推动有关事权党组织重视、决策、推动问题解决,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兴城路街道汾阳路社区有三栋青岛国棉八厂于1969年修建的筒子楼公租房,均为三层楼老式砖石结构,一层11户共用一个卫生间。2008年,李沧区政府免费为每户加盖了一间12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但时间久了,加盖部位和原有楼座出现地基沉降错位,雨水顺着缝隙聚集到楼顶隔热层并渗到居民家中。2019年7月,街道党工委启动“书记共建”联席会议,街道党工委书记、青岛华通集团企业托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汾阳路社区第一书记、汾阳路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党支部书记现场研究,两天后,老旧公房改造项目资金到位并开始施工, 十天即改造完毕,顺利破解了这一企业托管后公房管理历史遗留问题。

此外,以党建品牌为“红色引擎”带动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是李沧区基层治理的又一着力点。

湘潭路街道以“红梅香潭”党建品牌为统领,在全区率先成立物业行业党组织,构建红色物业联盟。辖区内具备条件的物业企业,引导其成立党支部,对于规模较小物业公司,街道物业行业党组织实行党建联络员制度,由党建联络员保障物业公司党员组织生活,从而形成行业党组织+党支部+联络员完善的物业党建网络。“红色物业”工程实施后,各物业公司争当“红管家”、从业人员争当“物管先锋”逐渐成为物业领域新风尚,各物业公司有效聚拢,解决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疑难复杂问题共商发展、共破难题的联动机制。

“红梅香潭”仅是李沧区推进党建品牌带动战略的一个缩影。在此过程中,还涌现出了“汇心汇益”“幸福九水”“惠残筑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切实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统筹能力和凝聚能力,社区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实现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党建带群建等,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将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着力把握基层服务供需衔接 推动“四社融合”

听真听准民声,是基层治理的前提和基础,群众满不满意,是评价社区治理工作的最高标准。

李沧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百姓心为心,着力把握居民需求侧与服务供给侧这两个基点,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制定“居民需求清单”“社区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三张清单。通过线上收集与线下收集相结合的居民需求收集渠道,明确居民的多种需求,摸清各社区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后,在此基础上搭建“需求、资源、网络”一体化服务平台,促进资源与需求的精准、高效匹配,形成系列服务项目,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对居民的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社区供需服务大集由此成为了李沧区居民服务供需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

李沧区有大集文化的历史传承,社区供需服务大集承袭传统大集特点,将居民需求放在首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辖区爱心企业,现场收集居民需求,展示服务项目。“各个社区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社区居民需要什么,社会组织就提供什么。居民不仅可以在现场享受便民服务,我们还为社区与社会组织提供洽谈的平台,如果双方意向达成一致,当场就可以签约服务项目。”李沧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区供需服务大集目前已成功举办13期,吸引了30家社会组织、16家爱心企业、32支志愿服务队、12个非遗项目参展,开展便民服务56项,近万名居民参与。

近年来,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以社会志愿者为依托,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成为李沧区社区治理的源头活水。

李沧区进一步推动“四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动融合、协调发展,助力“四社联动”向“四社融合”迈进,推进多元服务主体深层次参与社区治理。三年来,李沧区组织实施了10个区级重点社会组织服务供给项目,吸引了立德、快乐沙、汇泉等12家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实现社会组织入社区覆盖率100%。

在九水街道,从全市引进的立德社工、惠民社工等6家适合于九水街道社区发展的社会组织,与辖区内11个社区对接,开展了50多个公益项目,项目涵盖社区党建、社区营造、养老服务、文化活动、手工制作、健康养生、信息普及、社工培训等多个领域,平均每个项目组织服务近百人,整个项目直接服务人数达5000余人,辐射带动数万人,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有了显著增强。

此外,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李沧区建立起基层治理专家智库,邀请20余位来自市委党校及各高校社区治理方面的专家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为每个社会组织配备专家指导,参与社区治理项目调研、策划、评审、优化、调度等,极大提升了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运作能力和水平。

以“四社融合”理念为指导,李沧区还与北京协作者合作,搭建起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与服务创新支持平台;依托院士港院士团队资源,开发“区块链+爱心积分”网络平台,培育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共生生态,志愿者数量快速增长;成立社区发展基金,开展公益微创投活动,社区治理的源动力和内生力不断增强。

创新方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提升治理水平

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创新和变革基层治理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湘潭路街道南岭社区投资33万元开发智慧社区管理软件,建成社区居民管理平台,对社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健全社区人口信息详细档案,将人口、房产、楼栋和社区网格的划分情况有机结合,构建可视化的社区网格图和社区房态图,实时掌握人口分布情况、流动情况和社区资源使用情况,实现社区人口、房屋及周边商业设施智慧化管理。通过智慧社区管理软件,实现社区房屋出租、空置实时管控,业主登记、租赁业务等统一线上办理。

南岭社区充分考虑老龄人口需求,在60岁以上老龄人口家庭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并与社区物业监控中心24小时连接,保障居家养老安全性。另外,投资20万元,建成启用社区医务室,并与周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建立社区“‘10+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社区居民10分钟内到社区医疗机构,15分钟内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在上流佳苑的金水源小区,社区淘汰了传统的垃圾桶,新配备37台智能垃圾箱,居民可以通过业主APP环保码、居民环保卡(IC卡)、垃圾袋二维码三种方式完成垃圾投递。走在小区里,垃圾投放点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再也没有了桶身污损、异味扰民的问题。除了智能垃圾箱,社区大门和单元门的人脸识别系统、高空抛物监测报警及追踪系统等新型便民设施,都是智慧社区建设为居民带来的新体验。

在基层治理方法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中,李沧区并不只靠智慧社区“单兵作战”,在创新的路上,还有很多方法与智慧化手段齐头并进。

楼山街道翠湖社区占地面积较大,流动人口较多,物业保卫力量有限,社区治安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街道结合社区志愿服务实际需求和退役军人管理服务需求,创新思路,引导翠湖社区退役军人成立老兵应急分队,每天一个班组从8点到22点对社区进行巡逻,为社区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据介绍,目前该队伍在册成员3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已过60岁,彰显了“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风采,已然成为活跃在楼山街道的一支志愿巡逻风景线。

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针对社区居民身份构成复杂、需求高层次多元化、社区资源聚合度不高等特点,以“融平台、共享家”为服务理念,探索出主体资源融合、社会资源融畅、服务资源融通、文化资源融汇、人才资源融洽的“五融”工作法,自“五融”工作法实施以来,延川路社区无一起信访隐患、黄赌毒、刑事案件,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9月22日,山东省民政厅公布50例优秀社区工作法,李沧区“五融”工作法、“有事来商量”工作法、“多民族融合”工作法等3个社区工作法上榜,上榜数量占全市一半。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