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2025年度李沧区服务民生十项实事媒体见面会举行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涵哲 2025-01-26 19:43:32 字号:A- A+

2025年1月15日,李沧区举行2025年度“十项区办实事”媒体见面会,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青岛新闻网等8家媒体出席见面会。李沧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强向与会媒体做详细介绍、李沧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国庆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青岛市李沧区政府民生实事事项清单出炉,新的一年,李沧区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更深感情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推进10项区办实事,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方面,李沧区将实施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可惠及居民4200户;推动既有住宅小区通信信号深度覆盖不少于30个,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1500个以上,建设城区绿道3公里,建成口袋公园15处,打造10条“净烟餐饮绿色示范街”。

教育领域,李沧区将加快3所中小学校建设,新增2400个义务教育学位,同时通过开展60场次以上的教师专题培训、打造100节优秀课例等举措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将组织200场次以上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和思政课活动以及300场次的“家长节”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家校共育。

就业创业水平提升行动中,将新增20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举办100场次以上的就业赋能活动,力促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开展60场次“创业有李”服务活动,扶持2800人创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医疗卫生服务将进一步强化。将实现计生特殊家庭住院陪护险全覆盖,为9.2万名学生进行视力普查,为1.7万名学生开展脊柱健康筛查,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守护全区居民的健康。

针对老幼群体,将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增加失智老年人照护床位和家庭养老床位,并对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给予补助,新增托位400个以上。

实施残疾群体保障计划,为残疾人提供托养、就业和康复救助服务,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农贸市场管理更加规范,将开展不少于5000批次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抽检,对全区农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并推行智慧监管,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

便民服务也将更加高效便捷。40个以上高频事项将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30个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将全域通办,还将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提供1000人次以上的法律援助服务。

群众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全年将举办1000场以上群众文化活动、100场以上精品公益文化课堂、100场以上非遗和趣味阅读活动,创作100件以上文艺精品,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体育健身方面,将新建和更新15处健身场地设施,培训小学生游泳技能和防溺水自救能力9万人次,举办200场次群众性体育赛事,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青岛日报记者:请问2024年李沧区城市更新和城市面貌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强:2024 年,李沧区城区面貌提质焕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全年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天水路打通等 10 条道路开工建设,唐山路隧道开挖过半,金水路跨线桥、龙水路等 6 条道路竣工通车。地铁 2 号线东延段、7 号线二期、15 号线顺利推进。建成停车泊位 1815 个、开放共享泊位 1690 个,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367 个。象耳山园艺公园一期对外开放,九水路游园等 15 个口袋公园启用,新增休闲场地 5 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 45.4%。 人居品质显著提升。全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房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建成后可提供房源 1801 套。东南渠、十梅庵、长涧安置房开工建设,戴家安置房实现封顶。60 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95 部,惠及居民 1.2 万户。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项目产权问题处置,3124 户居民取得不动产权证。开展“光速李沧”行动,破除 40 个小区电梯、地下车库信号“盲区”。优化商圈、学校、医院等周边道路拥堵点位 26 处,重点区域通行效率提升 10%。持续保持拆违治乱高压态势,新增违建实现动态清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第三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强力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市管理“双百奋战”行动,完成星河湾南片区等裸土覆盖 30 万平方米,实施废气治理工程 300 个,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建成通水。李村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生态修复 39.8 万平方米,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序推进 5个土壤污染地块修复,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 100%。

青岛晚报记者:请问李沧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王国庆: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实现从“能办”到“好办”的能级跃升,“高效”办成企业和群众视角下的“一件事”。围绕企业群众关心关注,李沧区通过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新模式,以“一件事”服务惠企便民,让政务服务更贴心、更便捷、更高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新路径。

李沧区对关联审批事项进行集成改革,梳理区级事项清单23项,先后推出“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放射辐射许可一件事”等7项主题式服务,通过并联办理、精简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服务的智能一体化平台,实现办件效率提升50%以上。 

其中,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是李沧区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针对开办餐饮店存在申报材料多头提交、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李沧区细化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全流程,联合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6部门着力压缩时间、精简环节、合并材料、优化流程,实施“2+2”服务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增加餐饮禁设地址查询和厨余垃圾处置两项特色服务,优化健康证办理和申报两项审批链条,实现开办餐饮店审批时间减少1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由4个变为1个,申请材料减少9份,跑动次数减少3次。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来,李沧区共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办理环节从8个缩减为1个,提交材料从8套压缩为1套,通过这种集成化的服务模式,企业的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政务服务满意度持续攀升。如今,在李沧,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一件事”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着力为群众提供环节更少、周期更短、流程更优、成本更低的服务。

青岛新闻网记者:请问李沧区2024年在完善兜底保障、拓展公共服务方面有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张强:2024年,我们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头阵、当先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团结担当、实干争先,在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稳中提质的基础上,着力做好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

兜底保障更加坚实。10件区办实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建成“就享家”乐业服务站30个,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启用全市首个“创业金服驿站”,扶持创业4872人。打造精准高效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体28万人次。建成“如康家园”14处,实现基层助残服务阵地全覆盖。新增社区养老服务站16处,为老助餐服务惠及老年人18万人次。46家幼儿园开展托育招生,区工人文化宫、恒星科技学院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工享专列”惠工服务品牌入选全国总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公共服务拓面提质。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六年稳步提升,在全市唯一同时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居全省各县市区第1位。小学生“15分钟”课间活动模式获央媒报道,枣山小学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精心打造“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品牌,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干事创业。李沧区老年大学获评首批全国“标准示范校”。市八医东院区、区中心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新增床位1035张。建成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增长11.9%。李村大集等8家农贸市场获评市级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兴山路早市成为“网红打卡点”。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