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李沧区举行“里仁为美·走读李沧”文化品牌媒体见面会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涵哲 2025-01-10 14:48:05 字号:A- A+

2025年1月8日,李沧区举行“里仁为美·走读李沧”文化品牌媒体见面会,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李沧融媒、青岛新闻网等8家媒体出席见面会。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唐明光向与会媒体做详细介绍。

李沧区充分整合生态资源、工业资源、非遗资源,打造“大美河韵,生态李沧”“铁路工业,人文李沧”“多彩非遗,魅力李沧”等具有辖区特色的文明实践展示带,擦亮“里仁为美·走读李沧”文化社区品牌,构建全龄友好、全要素服务的文化社区综合体样板,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更好地汇聚社区、直达居民。

一、整合生态资源,弘扬美德新风。用好用活李村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打造“两所六站、一园一街两圈”的“大美河韵,生态李沧”文明实践展示带,培育“幸福就在你楼下”“好生活·九有约”“香约健康”等文化品牌项目,让居民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一是“美德+宣讲”,赓续红色文化。着力提升“理响李沧”宣讲品牌,深化上流佳苑社区文明实践站综合体“喫茶去”茶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党员政治生活馆等学习教育“微”阵地,用好党小萌理论宣讲团、“五老”宣讲团、先进典型宣讲团等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宣传宣讲,优化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二是“美德+研学”,拓展实践资源。利用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百果山森林公园等景区资源,融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开展生态研学、垃圾分类、科学普及等文明实践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在良好自然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让孩子们游中学、学中游。三是“美德+信用”,激发治理活力。利用苏家长廊、七星广场等居民活动场所,通过美德信用灯带、公益广告、古文书简等方式,打造美德信用“微空间”。幸福街对35项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动态积分管理和兑换,老百姓可以通过参与美德活动获取嘉许激励,切实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三放两化”基层治理,让居民就近及时享受便利文化服务。

二、整合工业资源,激活时代烙印。盘活铁路沿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资源,开启“铁路工业,人文李沧”文明实践展示带“时光列车”,开展火车北站TOD工程研学、“南来北往”主题活动、老工业遗存展示等人文活动,让历史人文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成立铁路文化志愿队。聚焦辖区老铁路工人、老纺织工人,开展“听爷爷讲铁路故事”主题宣讲、“编织兴福”公益编织课程、银发维修等活动,有效架起文明实践与老工业故事之间的桥梁。二是锻造铁路文化展示区。兴城路街道汾阳路社区“纺织红色记忆馆”通过创新手段将“入场证”“大干100天”“人人争做(纺织)操作能手”等昔日场景活化,让群众身临其境感受“上青天”的历史韵味。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展示了百年老站“沧口站”的站牌、车牌、车票等老物件,让铁路元素、铁路故事成为源源不断的铁路记忆。三是延伸铁路文化服务链。以公交车为载体,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及6条特色文明实践路线,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至大街小巷。其中,207路爱心巴士承载着输送青岛铁路北站来往人员、接驳地铁的客运任务,公交车厢变身为向旅客传播文明的第一站。

三、整合非遗资源,传承优秀文化。以大集文化、梅文化、够级文化等为支撑,建设“多彩非遗,魅力李沧”文明实践展示带,带领群众打开一扇扇非遗之门,实现文化记忆与共同情感的双向奔赴。一是共建文化阵地。以李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枢纽,串联区博物馆、大枣园牌坊、古城鼎遗址、沧口公园、青岛梅园等地,指导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挖掘村史馆、老厂房等一批文化社区建设场景,打造开放式文明实践共享空间。二是共育文化品牌。传承推广具有李沧特色的中国式摔跤、南王拳、熏画拓片、弓箭制作等传统文化项目,打造“礼乐青城”“文物无言文明有声”等国风婚礼、国学讲座、国医推广文化品牌,让非遗智慧穿越时空、跨越地域,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三是共联文化活动。整合群团组织和部门资源向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倾斜,开展李村大集寻“年味儿”、“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够级”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活动,在推动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