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3日上午,李沧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李沧区服务业扩容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李沧区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中心副主任窦亮亮就《李沧区服务业扩容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有关情况向与会媒体做了详细介绍。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大众日报、青岛新闻网、李沧融媒等6家媒体出席吹风会。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李沧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凝心聚力推动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李沧力量。近期,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李沧区服务业扩容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一、《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
李沧区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潜力巨大、市场广阔,既具有现代商贸、高端商务等优势支柱产业,又兼具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产业。近年来,李沧区把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聚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服务业已成为李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2023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3.4%,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
“十四五”以来,先后培育了一批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以园区、基地为载体集聚了一批优质服务业企业,产业集聚发展效应逐渐显现。现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金水创新产业园),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家(金海牛能源环境产业园、金水创新产业园、百果山精品旅游集聚区、中艺1688商务服务集聚区、恒晟源人力资源共享经济产业园、青岛现代金融·科技产业园、伟东乐客城),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4家(山东恒晟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方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朝辉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培诺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为落实好国家及省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要求,推动全区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和全区“3+2+4”现代产业体系,结合《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青岛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服务业工作方案,编制了《李沧区服务业扩容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建设服务青岛、辐射胶东半岛的胶州湾东岸现代服务业强区。
二、《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一,聚焦重点目标,持续精准发力。围绕全市服务业重点发展的十大行业、李沧区“3+2+4”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医养健康十大行业。到2026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力争三年新增200家以上,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扩容提质、量质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结合我区构建“3+2+4”现代产业体系的区情实际,锚定十大重点发展行业持续加力。到2026年,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二是加快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行动,大力开拓数字化转型场景,全面提升数字产业竞争力。到2026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左右,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
三是增强科技创新对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实现传统产业提质量、新兴产业提规模。到2026年,力争新增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企业创新平台10家以上,创新引领更加突出。
四是推动消费市场提档升级,改善消费环境,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到2026年,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消费拉动更加有力。
五是加快园区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到2026年,力争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0家以上,亿元楼宇20座以上,集聚效应更加显著。
第二,实施重点行动,推动提质增效。一是实施建链成群行动。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按照“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总体思路,实施“新入规”“小升规”“个转企”“企转服”“防退规”五项措施,推动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培育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创新带动能力突出、行业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引导要素资源向龙头企业汇聚。实施领军企业、平台企业培育行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助力优质企业上市,建立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上市“后备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突破发展。
二是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加大企业招引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围绕“3+2+4”现代产业体系,根据服务业不同行业特点,充分发挥10支定向招商团队作用,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打造全方位、多层级推介平台。落地重点产业项目,聚焦平台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品质消费扩容等重点领域,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示范强的服务业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库管理。聚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引进服务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跨国公司,重点吸引央企内外部产业资源,争取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落户研发、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功能性总部。
三是实施产业集聚行动。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深入实施“一站一圈两区多组团”全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火车北站TOD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商务增长极。实施智慧商圈建设,推动李村商圈业态提档升级,打造时尚活力增长极。依托东部片区和楼山片区,突出资源互补和产业协作,打造“双翼驱动、双域联动”的科教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耀洲·新经济等14个重点产业园区,坚持“一园区一定位”,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发展特色楼宇,实施楼宇经济成长计划,建设一批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亿元楼宇,开展存量楼宇更新改造,着力提高楼宇经济产出效益。
第三,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为做好相关工作,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加强统筹协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及时推进落实重大政策、研究重大事项,培育形成具有辐射带动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用好企业服务专员等制度,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关键领域、重要项目的帮扶力度,持续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擦亮“营在李沧”惠企服务品牌。落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拓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数字化应用,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