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李沧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三十而‘励’ 奔腾李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创业创新工作成效媒体见面会,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李沧融媒、凤凰网、青岛广播电视台6家媒体出席见面会,并进行集中采访报道。李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鹏向与会记者做详细介绍。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基。建区30年来,李沧区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扶持创业作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抓手,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激活“就业之源”,着力绘就服务民生的崭新华章。
创业汇聚众力量,创新赋能添活力。建区以来,李沧区就业创业生态渐成气候。一组数据诠释着全区创新创业工作的蓬勃态势,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17.5万家,平均每10人中就有2名创业者。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乐于圆梦,李沧,正成为青年人才创业筑梦“摇篮”。
从2012年开始,李沧区就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政府实事。2015年,投资建设李沧区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不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规范化建设。2016年,李沧区出台《关于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推进大众创业工程的意见》,制定《李沧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2018年以来,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体系,李沧区加快培育打造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创建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并创新打造社区创业加油站创YOU家、大崂路社区“微创空间”。依托这些创业孵化载体,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各类主体在平台上得到全方位给养,创业工作也由十年前单一的政策性扶持创业变为现在的“全链条”创业帮扶,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城市文化日益浓厚,创新活力百舸争流。2018年到2023年的五年间,李沧区扶持创业人数实现翻倍。随着“李遇人才”计划的大力实施,我区人才工作也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人才总量已达20.5万人。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参天大树,从一个创意点子到一家成熟企业,“创业”从来不是一个简单命题,也不是一蹴而就能实现的,他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和创业生态的不断滋养。
聚焦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李沧区在激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要素、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和完善创新创业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出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
以创新增动能,以创业促就业。围绕“3+2+4”产业体系,李沧区遴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作为“创业新苗”,以“导师结对”“创业项目问诊”等各类“创业陪跑”服务,“陪伴式”精准提升创业成功率,赋能创业者发展壮大。2023年以来已为62名青年创业者提供“结对服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者多、经营主体稳,才能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李沧区在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上与时俱进,由“分窗受理、分类服务”变为现在的“一窗受理、综合通办”, 服务渠道不断拓深;由从前的仅能线下办理拓宽为至今的“网上办”“掌上办”,群众办事体验全面提升;从传统的现场招聘到现在的直播探企、社区“小精灵”招聘会、创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岗位推送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
创业有“李”,共赢满“仓”。三十而立的李沧,将再启创业热潮、再振创业精神,再兴创业乐园,成为各类人才梦寐以求的创新热土、创造高地、创业乐园,也为区域创新发展释放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