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三十而‘励’ 奔腾李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成效媒体见面会举行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涵哲 2024-08-28 16:41:04 字号:A- A+

8月5日上午,李沧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三十而‘励’ 奔腾李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成效媒体见面会,大众日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李沧融媒、凤凰网、青岛广播电视台6家媒体出席见面会,并进行集中采访报道。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凯向与会记者做详细介绍。

产业向新,奋发有为。昔日的李沧,工业历史悠久,铸就“上青天”的辉煌;今日的李沧,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延续“上青天”产业荣耀,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李沧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动向,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作为青岛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近代中国纺织业“上青天”辉煌的创造者,曾经的李沧承载了传统工业时代的城市记忆,它代表着曾经的工业集群,是历史留下的一本书卷,更是老李沧人剪不断的情怀。

进入21世纪,随着传统重工业企业外迁,10万平方米的国棉六厂老厂房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2008年青岛市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国棉六厂、国棉八厂、黄海橡胶、青钢等老企业陆续搬迁。调整不合适城市发展存量、激活提升产业层次流量,李沧依托制造业发展累积的优势,盘活老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存量用地,寻找新产业发展的空间,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如今位于青岛北站周边的青岛TOD一号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而国棉六厂也将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逐渐实现涅槃重生。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眼下,李沧正以低效片区开发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5月份,作为胶州湾科创新区启动区首个载体项目,楼山创忆空间项目完成主体封顶。该项目因地制宜对老碱厂筒仓进行改造的基础上,精心打造集产业综合服务、科创企业培育孵化、新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发展引擎。

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李沧区积极盘活重点低效片区,片区配套日趋完善,楼山片区11条配套路已全部开工,内畅外联的路网已经成型,青钢公园已初显形象,青钢九年一贯制学校、世博园西侧48班小学正加快推进主体施工,五十八中北校区启动建设,北客站东广场地下空间工程正进行地下负二层主体施工,片区品质和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产业项目加速施工,碱厂片区粤浦科技·青岛创新中心、楼山创忆空间、十梅庵片区联东U谷项目全部实现主体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同步开展预招商工作,片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突破低效片区,做强产业园区。李沧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打法逐渐明朗——围绕“3+2+4”现代产业体系,快马加鞭塑造“产业优势群”,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时下,李沧区一批建成和在建的产业园区,已成为区域内创新驱动的主战场。

俯瞰信联天地产业园区,高端写字楼、酒店群、商业街区等业态集聚,吸引新产业、新技术、创新人才在此“相逢”。正如这座耸立在信联天地产业园的李沧“第一高楼”一般,李沧动能转换的决心正昂扬向上——产业向新,加速招引新项目、聚集新产业、打造新动能。近年来,我区坚持“一楼一产业”“一园一特色”,提档升级金水·信联天地等15个重点产业园区,根据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和李沧区“3+2+4”现代产业集群,对其主导产业进行了确定,并对同质化的产业园区定位进行了优化调整,从而形成全区产业园区的“一园一业”,着力实现“以楼聚产、以产兴区”,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目前15处重点园区载体,利用率近60%。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兴产业集聚区,正在把载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产业是发展之基、城市之本、富民之源。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李沧区,注入新项目、塑成新产业是其当前破题之举。李沧区全面实施产业立区行动,加快构建“3+2+4”现代产业体系,激发经济转型新动能。

2023年7月,李沧与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签约合作,落地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新能源汽车中央研究院、北汽研究总院等4个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中央研究院重点聚焦全球前沿技术进行研究、核心技术开发及应用。

携手魏桥创业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壮大产业集群。李沧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4大新兴产业,着力在“产业培育、科技赋能、改革攻坚”上下功夫,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壮大新兴产业,夯实新质生产力“主阵地”。我区以4大战略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高端软件“铸魂”工程,依托联合大厦软件科技园,精准招引软件行业头部企业,支持方天科技等131家软件企业开展数字经济成果转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依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支持创启新能、海卓动力等氢能储能领域链主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携手魏桥创业集团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中子能产业,积极布局中子检测、中子治疗等新兴业态。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漱玉药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运营,助力彩晖生物等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形成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智能制造产业,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千亩特色产业园,加快未来硬科技智造园项目落地,全力构建资源占用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都市工业体系。

时序轮替,奋斗不息。无论是“唤醒”的低效片区的设备轰鸣,亦或是推动“3+2+4”现代产业体系的向“新”而行,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李沧正抢抓山东省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有利机遇,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李沧实践。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