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创新提升小康成色——李沧区奋力打造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现代化国际创新型中心城区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潘亚丽 2021-05-11 15:58:04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5月8日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与市民紧紧握手,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李沧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用创新描绘着小康路上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无中生有—打造院士创新特区

这几天,李沧区200台氢能源渣土车陆续挂牌上路,这些车辆使用的整套氢能动力系统,从研发到生产,全都在当地完成。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聚焦山东氢能战略,为培育产业生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青岛国际院士港,自2017年便开始布局一条制氢、储氢,电池、整车氢能全产业链,全球聘请顶尖人才。

2019年,“同清吉湖”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发起成立,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展开攻关,打造国内顶端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院士港引进了李献国、甄崇礼等外籍院士,与钟志华院士团队联合攻关,取得氢能催化剂、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有望打破国外公司垄断。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实验室等两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十四五”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

小康的样子里,有物阜年丰。经济建设,打开全面小康大门的“金钥匙”;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16年6月,李沧区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科技三会”、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重要讲话的契机,选择毗邻青岛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地,盘活一处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闲置楼”,造就了院士港的雏形。以此为起点,李沧区不断强化人才、科技两大支撑,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按照基因改造、平台打造、管道塑造、幸福创造一体化思路,聚力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重点招引外籍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配置全球高端要素的新高地,奋力闯出一条全面重塑高质量发展基因的新路。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缺一不可。青岛国际院士港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以构筑国际院士生态集群、院士技术创新(实验室)集群、院士产业发展集群、科技经典旅游集群系统工程为目标,按照“产城融合”思路,推动99.9平方公里的李沧全域转型升级。

院士港统筹推进“9个核心板块+3个协同板块+1个配套片区”的板块布局,在东部世园会核心区域布局院士工作站、院士港产业加速器、院士港研究院、院士港产业核心区试验区、院士技术论坛、院士技术创造创新银行、院士特色风情居、院士综合服务网、院士顶尖荟等9个核心板块;在中部商贸通达区域布局丝路协创中心、数字经济平台、青岛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等3个协同板块;在西部胶州湾岸线区域15.7平方公里的楼山工业区布局科教产融合园区,以院士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主要方式,让资本、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激活起来。

经过近5年的发展,294名院士签订入港合作备忘录,重点跟进其中108名院士并动态优化结构,海外院士占89.8%。建成336.9万平方米产学研载体,2020年产值达到623亿元,综合品牌价值突破300亿元。连续3年举办“海外院士青岛行”,每届均实现百名海外院士汇聚,在此基础上创设“青岛国际院士论坛”,形成广泛的国内外知名度。启用面向33个国家和地区56个科学院、工程院的“国际院士联系网络”,建立“全球院士大数据库”,广泛联系各国院士逾万名。202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青岛探索打造院士创新特区”,将其列为全省100件大事之一,位列第8位。

4月26日,山东省委领导来到青岛国际院士港,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院士专家发言和院士港有关工作汇报,与大家一起研究进一步推进院士港发展的思路举措。省委领导表示,院士港是新生事物,前期青岛市及李沧区对院士港建设发展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办创新的事情,必须有创新的精神。要搞清楚院士港是什么、谁来办、怎么办,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十强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制度机制,培优法治环境,强化政策保障,打造智力汇聚、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科技部门要牵头成立专门小组,认真梳理总结,广泛听取意见,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推动院士港优化、规范、做实。

改善民生—构建幸福宜居新典范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一键报事、报修”“一键缴费”,公共区域也设置了“一键报警”按钮便于呼救;困难群体还可通过家庭中的设备“一键呼救”,信息直达社区管理人员;居民可通过APP实现线上下单采购、线下送货到家……在“智慧小区”上流佳苑,科技很贴心,生活更有安全感。

小康的样子里,有平安喜乐。李沧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李沧区的发展轨迹上,“宜业宜居宜身宜心”被镌刻进这座中心城区的坐标,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群众最急盼最关切的难题始终被摆在最前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人数28.47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53万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万人次,为全区1700家重点企业和119个社区“1对1”匹配人社服务专员,创新搭建人社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找人、岗位找人”,构建起智能化、立体式、全方位、广覆盖的跟进式就业帮扶体系;新建成并启用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达27所,总投资额近30亿元,新增学位2.6万个、学校和幼儿园建筑面积36.1万余平方米;科学布局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165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22万人,打造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把“家人式”的健康服务送到每一位居民“家门口”……

每年办好民生实事,是李沧区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李沧区积极创新区办实事筛选确定方式,从征集活动中反映热度较高、呼声最为集中的问题中,面向居民群众面对面征集意见,解惑答疑,找准写实实事建议。其间,居民代表围绕身边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畅所欲言,区相关部门积极回应,有的现场予以解答办理,有的将吸纳体现到实事项目中。

为了让更多企业、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身边办”服务,李沧区深入开展“零跑腿”“四到”工作,在100%打通行政许可事项“零跑腿”路径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政务服务+”模式,将帮办代办作为一种能够与企业群众真诚互动、更加有温度的审批服务手段,以“政务服务+管委会”“政务服务+行业协会”“政务服务+街道”为载体,将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激活帮办代办服务的“联动效应”“共震效应”,打造出10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提升品质—绘就美丽李沧新画卷

“加装电梯对我们这些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年初,在李村街道果园路小区3号楼一单元门前,居民纪家波接过了电梯启动钥匙。得益于“街居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多部门积极响应、建立项目推进联席会议机制,终于破除了居民意见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审批程序繁杂等难题,打通电梯安装绿色通道。

小康的样子里,有安居乐业。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目标,李沧区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动一件件顺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实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改造前,宅间空间拥挤、功能性差、停车难、植被退化严重、地形高差大、土坡坡度陡、内涝积水;改造之后,通过整治绿化、改造排水管道、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水花园,让小区的基础设施和景观效果得到较大改善。这是青岛市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改造的居民小区——李沧区翠湖小区的变化,随着李沧区西北部25.24平方公里成为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唯一试点区域,雨水变成造福城市的“财富”,城市的“里子”“面子”都出彩。

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每天早上八点,兴华路街道兴国路社区的智能回收机就会迎来一天中回收高峰时段,居民输入手机号或微信扫码就可以投递可回收物,既方便又环保,还能按投递重量积分提现,居民投递很踊跃。目前,李沧垃圾分类实现348个小区全覆盖,设置分类垃圾桶点6678处,布设分类垃圾桶1.5万个,累计设置智能垃圾回收箱346台,居民小区分类收运覆盖率达100%,标准四分类桶点及撤桶并点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全区72条主次干道机扫、洒水、冲洗率均达100%,精细化保洁实现无缝隙覆盖。

城市品质提升,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2016年以来,李沧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8个,惠及居民约6.3万户。整治道路及背街小巷74条,整治面积约101.8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11381个。金水源小区、世园美墅小区、果园路小区共24栋楼65部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自2016年至今,李沧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728.29万平方米,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路通了,老百姓心气才能顺。李沧完成深圳路等73个道路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底,建成、竣工通车道路总条数达385条,较“十二五”提高8%;道路通车里程达378.2公里,较“十二五”提高9%,路网密度达4.5公里/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提高7%;累计新建排水管网约58.65公里。

优化服务—涵养城市文化气质

4月23日,“书香浓情颂党恩”——2021“悦读·悦心”全民阅读启动仪式举行。8年里,“悦读·悦心”像一位谆谆善诱的智者,引领李沧儿女在书中与圣贤对话,在书中思索人生,不断地在李沧大地掀起全民阅读的新高潮。李沧区每年举办近千场次阅读活动,参与读者超过10万人次,获得“山东省全民阅读示范单位”等省市奖项十余项。

小康的样子里,有文明进步。李沧区全力破解文化设施缺乏和建设难难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高端文化设施渐成葱茏之势,基层文化设施服务网络逐渐密织。打造两处现代化区级公共图书馆,涌现悦读书房、青春阅读吧、远方书栈、老兵书屋、欣悦书房、国学堂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社区阅读基地,李沧群众的阅读圈便捷、时尚、有内涵,基本建成“10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可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在文化服务方面,李沧区一直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把一串串暖心感人的社区居民节目、一场场内涵丰富的社区晚会、一个个热闹非凡的文化消费市集,送到各社区老百姓家门口,为居民提供“对味儿”的文化大餐,为社区居民营造出浓浓的文化生活氛围,打造出一张特别的文化时尚名片。李沧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走进李沧区专场、大学生曲艺展演、曲艺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活动曲艺专场等演出,努力实现李沧区国际时尚城建设目标,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讲、评、帮、乐、庆”活动内涵。据悉,李沧区已连续15年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区政府实事,近5年共计投入文化实事资金6100余万元,着力打造全覆盖、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站上新起点、谋求新作为,李沧区将瞄准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肩负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不负时代的嘱托,不负人民的期待。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