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李沧区举行“传承创新 让高品质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媒体见面会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涵哲 2025-01-10 14:48:05 字号:A- A+

2024年12月5日,李沧区举行“传承创新 让高品质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媒体见面会,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李沧融媒、青岛新闻网等7家媒体出席见面会。李沧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红燕向与会媒体做详细介绍。

据了解,李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山东省中医药条例》,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夯实基础、传承创新,把维护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中心任务,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8个项目入选青岛市中医药强市“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国医馆全覆盖,高品质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顶格协调、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接续增添靓丽一笔。  

一是以增强“服务能力”为目的,构建中医药服务新格局。全区现有各类中医医疗机构284家,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7名,达到千人口0.76(2025年市标准0.7)。在区中心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精品国医馆和中医康复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实现全覆盖,其中5家为“精品国医馆”,建成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创建“国医示范门诊”18家,打造中医骨伤、蜂毒疗法等20多个特色专科。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阵地的15分钟基层优质中医药服务圈日趋完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自2019年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和“冬病冬治”三九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区重点人群免费贴敷2.3万人,减免费用近100万元。推动与市三医、市八医、市海慈医院中医医联体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医医疗资源布局,实现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开展导师制带教培训,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开展“学经典、用经典”活动,突破人才共用共育。

二是以促进“传承创新”为方向,引领中医药发展新思路。以项目建设引领创新发展,创新开展资源整合型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等8项中医药强市“揭榜挂帅”项目,争取的中央资金和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举办全市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八段锦进万家大型宣传活动,在街道和社区建设18个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站(角)。推动建设我区中医药特色街区,打造涟水河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口袋公园百草园、中医药特色幼儿园。开展中医护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邀请青岛市中医医院专家团队,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8项中医护理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系统性培训和理论、操作考核。二十四节气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展义诊志愿服务50余次、健康教育讲座36次,免费发放节气汤药6550余人份。组织开展百味千膳进万家活动,建成两家药膳坊,根据中医24节气养生理论推出四大类40余种养生产品,创新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

三是以推动“文化传承”为引领,增添中医药发展新动力。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东川路小学获评首批市级中医药特色学校、第三批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成功举办全市“送中医药特色疗法四进四提升”行动宣传义诊活动、青岛市“春来话养生”春季养生保健宣传月活动。百果山中草药基地成功入选齐鲁康养休闲路线中的“青岛市青岛山海风情游”,作为青岛市唯一代表在齐鲁康养打卡精品路线推介会上作交流发言,李村河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获批山东省户外科普阵地建设项目。制作了芒种和霜降等24节气中医养生宣传片,点击量近10万次。推广2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评选中医特色示范学校和家庭各5所,每月开展中医药科普大讲堂,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崂山点穴、善胃丸、赵氏儿科生长发育综合法等6项中医药技术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小儿脏腑点穴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度挖掘传统中医药特色专病专技和民间祖传秘方秘技,征集捐献方药300余个,捐献及登记文献、器物50余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