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李沧举办创建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媒体吹风会。青岛晚报、青岛早报、青岛新闻网、李沧融媒等5家媒体出席媒体吹风会,并集中采访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回应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李沧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增多、信访人权利救济难等问题,创建“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萌芽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法,推动涉法涉诉案件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检润民和”品牌获评“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司法救助智能平台”获评“全省政法系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创新实践案例”。相关工作经验被检察日报、山东法制报等权威媒体以及最高检、省检察院转发推广。
一、党建引领,更新理念“防变量”。建立“匠心”“‘莉’民暖心”“新·贴心”党代表接访室,市、区两级党代表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及贴近群众优势,通过参与接访、释法说理、公开听证等方式解决群众诉求20余件,获群众好评。打造“检润民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品牌及“检润民和·家”系列子品牌,包括民意倾听“家”、司法救助“家”、矛盾化解“家”、权益保障“家”。依托该品牌在控申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创建“六心”接访工作法,为党群搭建“连心桥”。创建“人民满意窗口”,打造 “检·润心”一站式接访中心,将党建要求、信访流程、法律法规等上墙,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反映合理诉求。
二、创新机制,息诉罢访“去存量”。建立首次申诉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化解机制,院领导带头接访45件次,包案化解率达100%。建立“公开听证+代表委员”化解机制。常规化开展简易公开听证,促进信访案件听证化解率达100%。建立律师代理刑事申诉、国家赔偿案件机制。发挥律师法律共同体作用,保障申诉人救济权利、避免矛盾扩大。办理王某宇对法院判决认定自首情节错误,处罚畸轻不服的刑事申诉案,通过律师代理推动“事心双解”。与区工商联、青岛喜基金等4单位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今年依托该机制通过资金救助、就业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救助困难当事人33名,为困难群众争取社会救助资金2.6万元,实现能救尽救。
三、提升质效,案结事了“减增量”。研发“检润民和司法救助智能平台”,群众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救助申请、提交证明等全流程工作,实现“零跑腿”。建立案件办理与信访隐患“双发现、双汇报、双关注”的“一案三双”排查治理机制,建立“上前一步”案件质效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提升办案质效。2023年信访量同比减少61.87%,降幅位居全市第二位,最大限度减轻访累。工作经验被省院转发,被市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全市现场会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