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李沧区在1688创意产业园举行2023年度劳动培训工作媒体见面会。青岛晚报、大众网、李沧融媒等5家媒体出席见面会。
据了解,2023年,李沧区聚力推进技能培训不断扩面提质,全面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紧密围绕我区“3+2+4”现代产业体系对技能人才需求,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一)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发展方向,面向失业人员、企业在职职工等重点群体全面推行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金蓝领”培训等项目,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561人次。
(二)全面推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根据中央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示精神,以区内32家自主评价单位等规上企业为重点,“一企一专员”、“一企一台帐”,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开展自主评价考核认定的同时,统筹做好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质量督导工作,坚持指导与监督并重。累计完成高级工以上取证306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取证98人,新增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比稳步提高。
(三)积极鼓励技能人才参评荣誉。结合“李遇人才”计划,加快落实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先后推荐区内10余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参与泰山人才工程、齐鲁首席技师、青岛拔尖人才等荣誉评选,加快建设一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开展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制作《李沧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安全和消防检查记录单》,从用电用气危险源排查、场地设施状况、制度建设情况、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等多角度设置5大类共19个检查项目,用于日常巡查情况登记。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立即现场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采取“限期改正、定期回查”的方式督促被检查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到位,实现区内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
(五)切实做好康县脱贫人员培训。区人社局协同康县人社局,指导当地承接本年度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于2023年9月组织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员开展劳务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合格202人,其中中式烹调师70人、金属摆件制作工132人,顺利完成本年度东西帮扶协作康县脱贫人员技能培训任务,有效增强脱贫人员劳动致富能力,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六)严格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业务自查整改工作。根据中央、省、市人社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会议的指示精神和局主要领导相关要求,我单位迅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梳理风险点16个,持续深入做好技能培训和评价业务自查整改工作。近一步落实“人防+技防”的要求,根据《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李沧区就业人才服务资金审核流程》规定,通过“日常审核+电话回访”的“双保险”方式,通过定期人工核验、平台比对信息等手段,切实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
(七)坚持赛事驱动引领助推技能人才队伍扩容提质。一季度指导区内企业举办李沧区化工行业青年员工、焊工技能竞赛,涵盖电工、钳工、管道工、仪器仪表维修工、焊工五个赛项,吸引400余人报名参赛,125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四季度指导区内企业举办李沧区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竞赛暨“鲁菜师傅”创业创新竞赛、磨工职业技能竞赛,吸引140余人报名参赛,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练,在全区产业工人中掀起新一轮‘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岗位练兵比武热潮。
(八)高标准完成本年度城镇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任务。在全市率先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在全区范围内按要求遴选师资水平高、教学条件好、培训经验足的4家签约培训机构,组建培训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称讲师团队,承接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工作,为安置对象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全过程全要素做好现场监管,精准核验培训质量,切实提升安置对象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实现“安置一人、培训一人、上岗一人”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