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李沧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潘亚丽 2020-12-17 17:53:05 字号:A- A+

 青岛新闻网12月17日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李沧区的发展轨迹上,“宜业宜居宜身宜心”被镌刻进这座中心城区的坐标,群众最急盼最关切的难题始终被摆在最前面,发展的每一步恰能切准群众脉搏。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与市民紧紧握手,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李沧区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做好民生工作的总遵循总依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嘱托、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十三五”时期,李沧区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一个解决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李沧区将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促进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劳有所得:就业优先,筑牢民生基石
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李沧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改善民生头等大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新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

李沧区连续9年将就业工作列入区政府实事,将去产能分流职工、高校毕业生、大龄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纳入精准服务范围,搭建起独具李沧特色的“跟进式”公共就业帮扶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万人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次,较“十二五”同比增长107%,全区就业总量和就业质量实现双提升,在全市就业创业目标考核中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民生安。“十三五”期间,聚焦一个“稳”字,李沧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让老百姓把“饭碗”端得更牢。李沧区人社局建立了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创新搭建人社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智能匹配,变“人找政策、人找岗位”为“政策找人、岗位找人”,有效提升惠企、惠民、惠才的速度和精度,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闭环式人社服务体系,畅通了人社服务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十百千万”创业带动就业活动中,李沧区总工会成立工友创业联盟,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退伍军人、企事业职工和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首批成员单位33家,近3年李沧区创业带头人、农民工之星和李沧区优秀建会企业负责人担任首批联盟成员,继续吸纳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加入,优势互补、抱团取暖,疫情期间各联盟单位不仅未有职工解聘反而出现用工增长,为稳定区内就业形势贡献工会力量。
学有所教: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课堂齐发力
在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的新征程中,李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这项“第一民生工程”,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教育设施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课堂、好学生齐发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6年以来,李沧区新建成并启用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达27所,新增学位2.2万个,学校建设数量、规模、品质均在全市前列;新增学校和幼儿园建筑面积36.1万余平方米。同时,加快推进总投资达百亿元的30所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建筑面积近8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7万个,教育承载能力达到新高度。

李沧区还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今年秋季已招生,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建设工程推进顺利。同时,坚定不移提升教育品质,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深入开展“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选派中学和小学干部教师挂职交流,面向全国优秀学校“寻标对标”学习,教学质量和中考成绩不断提升,今年普高达线率位于全市第一梯队。

李沧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明显,成为全市唯一参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的区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开放校园室外运动场地,满足群众运动需求。累计投资超2亿元为46所中小学配建标准化食堂,解决5万余名师生就餐问题。持续在教育惠民共享上发力,生均公用经费为全市最高。
病有良医:把健康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手术花了约7000元,医保报销后原本需要个人承担1420元,经过李沧区‘白内障康复手术救助’补贴1200元后,自己只花了220元钱,出院时直接办理补贴结算,既省钱又方便!”家住李沧区兴华路街道的孙大爷受白内障困扰,手术前右眼视力只有0.2,经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进行白内障康复手术后视力恢复到了1.0。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李沧区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着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夯实全民健康基石,筑牢卫生应急第一道防线,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全民,人人共享“健康红利”。
健全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网络,筑牢基层健康网底。李沧建成覆盖11个街道的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2万人,把“家人式”的健康服务送到每一位居民“家门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12个院前急救站(单元),分布在城区东、中、西部,院前急救网络全覆盖。李沧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59家,其中一级以上医院29家,到今年年底,床位4768张,千人床位数由2015年的5.1张增加到7张。

在医联体建设方面,成立“慢病诊疗中心”“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立医院、海慈医院、青岛八医、青岛三医等市级医院建设医联体;建成14家“互联网远程会诊中心”。组建165支“3+X+1”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成了满足7.6万名儿童需求的20处温馨化、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率达100%。率先在全市为3100余名户籍孕产妇实施“一次办好、双直免服务”。
李沧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实施健康李沧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中西医并重,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建设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创新型花园式中心城区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老有颐养:织就坚实细密的民生兜底网
“菜单上,啥服务都有。”10月9日,青岛市李沧区楼山街道翠湖社区居民王梅花告诉笔者,老伴四年前脑中风导致下身瘫痪,一直是居家由自己照料。以前,都是推着老伴去医院作康复训练,费时费力。现在,可在家预定医生,十几分钟,服务人员就能上门做检查、康复,还能享受报销待遇,老人在家养老也很满意。
这是李沧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清单”,李沧户籍低保失能老人最高可享受4400元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其他老人通过“看单点菜”,也可享受到标准统一、价格明确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李沧已超额完成11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市办实事指标,按期超额完成“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床位建设”市办实事1200张床位指标。

着眼于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李沧还构建了更加优质均等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养老服务由“保基本”向“普惠化”转型,荣获“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荣誉。“十三五”期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38家,其中嵌入式养老6家,养老床位4957张,李沧户籍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达到55张,全区医养结合型床位比例达到83.05%。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建立“助老大食堂”52处。

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困难群众救助制度,李沧区被确定为“全市社会救助审批权委托下放试点区”。在解决“收入型贫困”救助基础上,积极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救助对象扩大至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审批时限从33个工作日减至最短7个工作日办结。“十三五”期间,李沧共发放低保资金1.23亿元,保障困难群众16.75万人次。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福利服务工作,全区38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开展临时救助1751次,发放救助金502.35万元。
文香沁脾:以文化涵养共筑精神家园
“在这里,不仅有万卷书,还有很多公益讲座、读书分享、互动体验,安静地度过一天也不会觉得无趣。”在李沧区虎山路街道春和景明社区悦读书房,市民宋女士用3个“好”夸赞了书房:选址好,既在美景中,又在家门口;环境好,既时尚简约,又有文化特色;志愿者好,像可以信赖的朋友、乐于帮忙的邻居。李沧区依托汇益港湾社会组织创新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人才不断涌现。今年,悦读书房项目负责人姜荟文被评为齐鲁和谐使者。

文化是城市时尚气质的灵魂所在,其中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是开展市民文化教育、实现文化熏陶的重要空间载体。走在李沧区的街道社区,市民能够轻松地找到悦读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朗读亭,享受阅读的乐趣。
李沧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主动适应文化工作新形势,创新文化惠民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文化新格局,获评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基本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可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李沧区已连续15年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区政府实事,近5年共计投入文化实事资金6400余万元,其中2020年安排资金1206万元,着力打造全覆盖、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3年,李沧全区共开展各类综合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送公益电影进社区360场次,开展各类公益文化培训6000余课次,开展国学经典活动310余场,2018年成功创评第三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小小志愿者送文化走基层公益演出”被文化部评为2017年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案例、2017—2018年度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戏曲月”惠民演出被评为2018—2019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2017年李沧区被评为山东省全民阅读示范单位,2019年获“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优秀单位”荣誉称号。“文化点单”惠民服务被评为山东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特色做法。“文化服务进基层”——“文化点单”惠民活动获青岛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获青岛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住有宜居:“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目标,李沧区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动一件件顺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实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城市管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2016年以来,李沧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8个,惠及居民约6.3万户。整治道路及背街小巷74条,整治面积约101.8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11381个。金水源小区、世园美墅小区、果园路小区共24栋楼65部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自2016年至今,李沧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728.29万平方米,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李沧实现垃圾分类338个小区全覆盖,设置分类垃圾桶点6678处,布设分类垃圾桶1.5万个,累计设置智能垃圾回收箱113台,居民小区分类收运覆盖率达100%,标准四分类桶点及撤桶并点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全区72条主次干道机扫、洒水、冲洗率均达100%,精细化保洁实现无缝隙覆盖。
路通了,老百姓心气才能顺。李沧完成深圳路等73个道路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底,建成、竣工通车道路总条数达385条,较“十二五”提高8%;道路通车里程达378.2公里,较“十二五”提高9%,路网密度达4.5公里/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提高7%;累计新建排水管网约42公里。

从景色宜人的百果山山脉,到诗画一样的胶州湾;从群贤毕至的青岛国际院士港,到逶迤永续的李村河,一个“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将更加富足、更加安宁、更加愉悦、更加幸福”的“李沧梦”,贯穿其中,一条更有实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民生改善路径可期可盼。

青岛新闻

');